從簽到、指紋、刷臉打卡到定位打卡,很多公司管理者與員工之間“貓和老鼠”的游戲就一直沒有停止。在跨越了時代技術后,很多人手機上辦公應用里面的打卡功能,成了他們又恨又怕的小魔咒。有人發誓再找工作絕不去要求坐班打卡的單位,有人則從購買指紋打卡貼膜進化到了“漂移打卡”神器,這冤枉錢花的值嗎?我們限制得太死了,這個月已經遲到兩回,再遲到一次就要扣錢了。”


在南山一家廣告公司上班的楊薇表示,由于家住羅湖,她每天上班路上所耗費的時間至少要一個半小時。即便不吃早餐,平時也要六點半起床洗漱穿衣。


隨著去年公司開始采用定位打卡,她的日子更不好過了。因為只有在公司樓下,才能夠在手機應用上完成打卡動作,這使得原本遲到時讓同事“幫忙作弊”的方式瞬間成為歷史。


“一開始我們部門有男同事琢磨過用軟件修改定位的方法,但是后來越來越難了,我就想要是能有啥好辦法偶爾作弊一下,花點兒錢也值。”楊薇的話,或許代表了不少上班族的想法。


為了能夠晚起一會兒、不扣考勤,她和男朋友不停在網上搜索,尋找各種能夠修改手機定位的軟硬件產品。一周前,一位同事偷偷告訴她自己在微商渠道買到了一款成功修改了一次打卡時的位置的打卡軟件,上午在家里“定位”到了公司。


在朋友的推薦下,她馬上也采購了。在她看來,自己不會經常用這個東西作弊,只有偶爾有特殊原因早晨起不來了,才會作弊一下。那么,她和很多上班族的“煩惱”,就此解決了嗎?

真不是我耍滑頭,是公司的這種考勤制度太不人性化了。而通過朋友的反饋,他了解到類似目前主流的辦公應用,如釘釘、智慧外勤、考勤寶、紛享銷客等內置的定位考勤功能,都可以通過硬件修改手機位置,觸發打卡選項,實現“位移”打卡。


這樣一款可以修改手機定位的考勤硬件,無疑成了一小部分上班族的福音。不管是想在床上瞇個回籠覺,還是出門晚了沒趕上車,甚至出差懶得去規劃地點報到,都可以通過修改位置,實現定位造假作弊。


或許,故事的情節原本就應該就此結束,大家在一片“美好祥和”中過著小小不言的幸福生活了。但是,什么事情都怕一個但是……


他感覺除此之外,“神器”在使用上也并沒有之前的那個考勤軟件那么穩定。有時候手機電量過低,供電不足時,常常出現定位修改失敗,應用無法識別硬件等問題,造成打卡失敗,因而“遲到”或者“早退”。


“幾百塊錢的東西,可能也不太靠譜,用十次大概有一次會出問題。”定位修改硬件不穩定的問題,看來是必然的。因為每天上下班都要花將近兩個小時,他使用的頻次并不低。有一次坐地鐵上班時,他在接駁硬件時發現提示無法識別,于是多次反復嘗試,差點坐過了站。



您可以返回【考勤系統】首頁或進入【資訊中心】閱讀更多資訊